标题:七匹狼雅戈尔九牧王集体炒股赚钱!服装主业干不动,全靠股市来续命?
最近翻了几家男装品牌的财报,发现个有意思的事儿——卖衣服的还不如炒股的赚得多。七匹狼今年上半年净利润1.6亿,结果仔细一看,卖衣服只挣了不到3000万,剩下1.3亿全是股票账户里抠出来的。这哪是服装公司啊,分明是隐藏的股神团队?
更绝的是雅戈尔,去年投资业务净赚22亿,占整个公司利润快八成。人家老板李如成外号"宁波巴菲特",可不是白叫的。就连九牧王今年也靠炒股捞到一个多亿,难怪网友调侃:"现在开服装厂不如开证券部。"
看看这些老牌服装巨头的操作,简直像极了隔壁老王。自家工厂机器生锈了,不去琢磨怎么把裤子做得更时髦,反而天天盯着K线图研究茅台什么时候涨停。七匹狼账面上躺着几十亿现金,放着研发新款不搞,非要去二级市场当韭菜收割机。雅戈尔更夸张,房地产和服装两条腿都瘸了,全靠投资业务撑着门面。
深入扒拉数据更有意思。七匹狼旗下有"七匹狼男装""N"这些牌子,按理说中年男人都是刚需客户。可去年财报显示,服装板块毛利率只有40%出头,比十年前还低。反观他们买的那些银行股、白酒股,随便一个涨停就是几千万进账。雅戈尔当年靠服装起家,现在最赚钱的是上海的那几块地皮,投资业务赚的钱够买下三个服装厂。
这种转型说白了就是投机取巧。九牧王董事长林聪颖说过要做"中国裤王",结果去年裤子卖不动,倒是投资的财通证券给他们赚了1.1亿。更讽刺的是,这些公司每次发年报,都要专门辟谣"不放弃主营业务",可转头就把大把资金扔进股市。就像你家楼下开了二十年的早餐店,突然改行开赌场,老板还嘴硬说"继续卖包子"。
行业现状确实让人唏嘘。整个男装市场这十年没啥大变化,年轻人要么网购快时尚,要么买潮牌,谁还盯着专卖店买两千块的夹克?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男装市场规模增速不到2%,但证券投资市场同期成交额涨了15%。难怪这些老板们算完账,都觉得还是炒股来钱快。
不过把命运押注在股市上,风险可比做衣服大多了。去年A股震荡,雅戈尔投资利润直接腰斩,九牧王三季度就亏掉好几千万。七匹狼虽然上半年赚得欢,但谁知道下半年会不会赶上熊市?就像赌徒上桌,今天赢了万把块,明天可能连本金都赔光。
服装行业其实大有可为。日本有优衣库把基础款做到极致,西班牙ZARA靠快时尚征服全球,国内也有李宁靠国潮翻身。可咱们的老牌男装企业,宁可天天盯着大盘指数,也不愿意花心思研究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版型的衬衫。七匹狼仓库里积压的库存,可能比他们买的股票还烫手。
说到底,这是企业经营理念的跑偏。做实业就像种地,得春耕秋收慢慢来;搞投资如同赌博,今天押注明天见分晓。当七匹狼们把炒股收益写进财报时,别忘了巴菲特那句话:"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只股票十年,那就不要持有十分钟。"可这些公司连十年都不想等,只想赚个快钱。
看看隔壁安踏是怎么做的,砸重金搞研发,收购海外品牌,现在市值都破千亿了。再瞅瞅海澜之家,虽然被吐槽土味十足,至少人家还在认真开店卖衣服。反观某些品牌,门店越来越少,股票账户越来越鼓,这种本末倒置的路子能走多远?
数据不会骗人:2023年服装行业研发投入平均占比1.2%,而金融投资回报率动辄两位数。但别忘了,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时,多少靠炒股起家的企业灰飞烟灭。现在这些服装巨头赚着快钱偷着乐,万一哪天政策风向变了,或者牛市转熊市,恐怕哭都来不及。
说到底,企业还是得回归本质。七匹狼的夹克、雅戈尔的衬衫、九牧王的西裤,这些才是他们的立身之本。与其在股市里刀尖舔血,不如想想怎么把面料做得更舒服,把版型设计得更贴合国人身材。毕竟,消费者最终买的不是K线图,而是实实在在穿在身上的衣服。
调用资料信息网站:
东方财富网(上市公司财报数据)
同花顺财经(雅戈尔/七匹狼/九牧王股价及投资业务分析)
国家统计局(男装行业市场规模数据)
智研咨询(服装行业研发投入报告)
企业官网年报(各品牌经营数据披露)
经典语句:
"做企业如种树,根扎得深才能枝繁叶茂,投机取巧终难长久"
"服装是刚需,但投机不是——消费者永远为价值买单,不为泡沫鼓掌"
"当一家裁缝铺的账本写满股票代码,它离破产可能就差一个熊市"
"实业报国不是口号,是每一针每一线的坚守"
"股市赚快钱像喝盐水,解一时之渴,却越喝越渴\
大财配资-炒股配资-配资网网站-便捷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